昔人說事 | 流離舊王孫 – 溥心畬

玳瑁樑空舊館非,池塘芳草夢應稀。
波生苑裡曾留影,花盡江南尚不歸。
豈有樓台歌白紵,已無門巷認烏衣。
天涯春去多風雨,莫向平湖淺處飛。
– 《南遊集·燕》溥儒

此詩以飛燕南歸為喻,敘述天涯懸隔、今非昔比之惆悵;
影射自處末代王孫之輩,
其中的災變禍起、顛沛流離,卻是長短道不盡。
身為渡海三家之首的溥心畬,早年聲譽廣、成名快,
除了滿身畫藝精湛外,風雅俊逸的氣質中透顯一股高尚,
皇親國戚的顯赫身份扮演著一定的助力。

溥心畬本名愛新覺羅氏溥儒,
為道光皇帝之曾孫;溥儀之堂兄,
自小接受儲君教育,琴棋書畫、走馬騎射無一不能。
由於個性內向,對朝堂皇權無過度欲求,
喜徜徉在治經理學、詩文辭賦之類,
雖視書畫為文人餘事,未把精神全副投入,
然更凸顯如此高潔不遜的氣度,
於不經意的方寸間翩然流露,凡眾難以企及。

北京法政大學畢業後,留學柏林,
期間因國內局勢動盪翻騰,又歷經辛亥革命,
先後隱居北京西山、寄寓頤和園,
學習方面恪守「未嘗間斷,亦未嘗專習一家也」,
加上豐富的生命歷程,以及深厚的國學素養,
正是孕育他偉大藝術成就的關鍵。
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溥心畬舉辦了首次書畫展,
自此畫家名聲大噪,詢訪、應邀絡繹不絕。
並結交摯友張大千、于非闇等才人逸士,
漸漸有了 “南張北溥”、“南吳北溥”等稱號傳世。

但隨著帝國進犯,九一八事變帶來滿目瘡痍,
後起國共內戰,使舊皇族處境兩難,
人在上海的溥心畬,過渡舟山群島想再尋打算,
無奈被國民政府挾隊撤退台灣。
彼時的愛新覺羅後裔大多留佇中國,
離鄉背井的他,淒苦零丁之情可想而知,如詩所述:
暗渡吳淞口,藏舟一時輕。片云隨客去,孤舟掛帆行。
島嶼分旗色,風濤記水程。海門吹畫角,夢斷北時聲。

在台灣的日子,榮華褪盡、清欲澹寡,
蔣宋美齡曾欲拜師習畫,也以愧對先祖為由推辭。
他不受官祿;亦不問世事,
踏足遊歷這片陌生的土地,潛心創作與教職,
在時代的畫布上構築了一段絕美而脫俗的色彩。

昔人說事 | 薪火相傳隔海遙相望 – 石川欽一郎

曾兩度來台,共計27年的時間,
石川欽一郎為台灣開啟了西洋藝術的大門,
除了熱絡臺日交流、帶動水彩畫風潮,
促成台灣美術展覽會的舉行,
自號伯樂的他也積極提攜有天份的青年學子,
親自傳道授業,爭取留學機會。
他在南島異鄉開枝散葉,
實質而大範圍的活動、奔走,
相對於同時期在台的日本畫家,
影響力有一定層級的落差,
自然蔚為不少後世佳話。

石川在台的第一弟子首推倪蔣懷,
雖然成績優異、繪畫天份亦佳,
原本企盼前往日本深造,
但在恩師石川的力勸下,
考量到台灣美術尚處啟蒙階段,
必須有穩固的經濟後盾,才能順利發展。
遂打消念想,舉家遷居瑞芳,
從此投身礦業,事業之餘不忘作畫,
並籌組眾多畫會,創立台灣繪畫研究所,
成為台灣企業贊助藝術的先驅。

出身羅東鄉下的貧農子弟藍蔭鼎,
機緣巧得石川愛才,
追隨其門下,開始在報章上發表作品,
並推薦至台北第一女子中學任教。
雖然與倪蔣懷一樣未赴國外遊學取經,
但憑藉自身天賦與纖細的領悟性,
曾數度入選帝展與台展。
多情的筆調描寫台灣鄉野風景,
致力把家鄉的美好傳播於世界各地,
為首位應邀訪美的台灣藝術家。

掐指可數的日治時期藝術家們,
短暫而耀眼的彗星陳植棋;
九段畫家之譽的李石樵;
天資不凡卻悲劇淡出的陳澄波;
以及更多的台灣第一代西洋畫家,
幾乎都曾受過石川的教導與協助,
他們在赴日學成後歸國,
也都成為台灣美術界的中堅份子。
再度回顧石川欽一郎的一生,
感受他開放、多元的氣度,
因材施教,樂於分享,
雖然一直秉持著以日本人角度看待台彎,
但多了份尊重,少了份驕矜,
伴隨著他的作品,繼續帶給我們無限感懷。

昔人說事 | 書畫兼容美學集大成 – 石川欽一郎

石川欽一郎心中的「光之鄉」-台灣,
樸質中潛藏著耀眼的光輝,
相對於日本的乾燥寒凍,
南國島嶼擁有熱烈的陽光照射,
豐沛雨水的浸潤澆淋,
情境事物於眼前變得明快而清新,
處處滿逢生命力,鮮活滋澤。
配合著石川細膩輕快的筆風,
大片渲染效果,輔以綴點,
既有水彩的通透感;兼容水墨的氤氳之氣,
一幅幅農庄、林蔭、高山、舊跡,
風光旖旎躍然紙上,
不僅讓台灣人倍感親近;
也令日本人目眩嚮往。

承應西洋風景畫的格調,
石川的作品亦流露出一股田野浪漫的氛圍。
他最喜歡台灣的相思樹、竹林、紅磚與老建築,
運用互補色的巧妙安排,
濃淡之間;光影若隙,
整理出畫面意境重於形式的物外之美。
不比其早年那般打點細節,
而內化轉往心靈餘韻的抒發。

如其作品中所繪瑞芳庄一景,
寫生的筆法,帶著朦朧詩意,
只見蒼穹之下,遠山絕嶺連綿,
頂端映色青藍,又一抹純白橫臥,
岩脊絕壁僅現其輪廓、塊面,與水岸一體漫延,
扁舟如葉輕盈,莊稼人肩扛挑桿,
尋常百姓家的郊野生息,恰似桃源世外。
整體層次有致,卻不顯幽深艱澀,
淡出一種自然任真的恬韻。

石川除了名聞傳世的畫作外,
書法算是比較少見的,
其個人風格鮮明,
跳脫傳統窠臼,揉入作畫般靈韻巧緻,
一撇一捺,轉折圓潤飽滿;或橫豎直白,
帶領觀者遊走於空間中,
觀來字如其人,別有一番文秀風雅之氣。

山紫水明鄉一詞,
漢譯即為山明水秀之地。
石川於1932年第二次返日臨前,
將旅台發表作匯編為《山紫水明集》一冊,
由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社出版。
內容收錄新公園、東門外、芝山巖等場景,
對比現下超越一甲子的物換星移,
為老台北留下了那個時代的生動扉頁。

花輕蝶亂仙人杏,葉密鶯啼帝女桑。
飛雲閣上春應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這首出自唐代文人-上官儀的七言詩《春日》,
其中引出古代小說《述異記》:
「南海中多杏,海上人云:仙人種杏處。」
又漢代相傳杏圃洲在南海之中;
石川寫此作贈予他的臺灣學生倪蔣懷,
讚美台灣如入仙國之境,
再次表達他對這塊土地真摯的情衷與嘉許。

昔人說事 | 通透明麗的色彩路上 – 石川欽一郎

石川早年以日本畫開始入手,
隨著明治維新引進的洋派風潮,
社會力求快速西化圖強,
引進的“水繪”比起油畫來說,
技法與畫具使用都與傳統日本水墨相似,
普遍接受度高,很快在日本廣泛流行。

水彩畫擅於描摹大自然的風景神韻,
曾一度與攝影相提並論,
雖然也曾受日本政府“國粹主義”打壓,
然隨著留洋歸國的畫家們組成的明治美術會,
熱情不減的石川自是欣然加入,
正式從業餘晉升到專職畫家的位置。

1889年,英國畫家伊司特訪日,
石川一路陪同他遊覽、翻譯,
傾慕於這位資深藝術家的創作態度,
更曾自行前往英國學習正統水彩技法,
自許是他的私淑弟子。
現實方面則拜入川村清雄門下,
又主動請益於淺井忠,
培養出獨屬於東方美感的勻淡高雅。

其喜愛寫生,鍾情風景與古蹟等主題,
作畫速度極快,掌握水氣氛圍獨到,
擅長把水彩的特性-透明度與彩度揮灑淋漓。
在他空靈淨潤的畫面中,
“時間”是表現的重點,
強調捕捉的不是永恆,而是瞬間,
因為大自然總是變幻莫測,然其本體不變,
必須觀察細緻的是顏色,
隨著光影斑斕,記住霎那的感覺。

由於石川長年旅居各地,
敏銳的天賦加上興趣使然,
曾針對日本、台灣、中國、朝鮮等四國,
於自然景物及風土民情方面悉心比較。
例如他分析認為,由北至南,
陽光的強弱會影響自然色彩的亮暗,
山勢、平原會影響地景視線等等,
諸多論述,不禁令人對他的嚴謹與熱誠欽佩。

昔人說事 | 時空飄颯裏的繪事兒 – 石川欽一郎

明治初期,維新政府剛經過推翻幕末的大革命,
普遍流行西洋思潮,追英趕美。
位於本島靜岡縣,與起步中的政權一同誕生,
當時的幕臣後代-石川欽一郎,
父親極為嚴厲,生母早逝,
不久後舉家遷往東京,
就讀遞信省東京電信學校,
接觸到了英文,不吝研讀,
期間向小代為重學西畫,進入藝術啟蒙階段。伴隨著歐美畫派的流入,
新的自然觀在日本藝術界興起,
帶動一連串旅遊與遊記文學出現。
水彩畫也風靡一時,不僅改變了繪畫媒材,
其價格便宜、利於寫生的便利性高,
遂漸漸融入年輕學子石川的創作中。將屆二十歲時,父親去世,
留下繼母與義妹,石川便一肩扛起養家重擔,
畢業即入職大藏省印刷局,製作銅版雕刻技術,
後參與明治畫會,正式開啟畫家生涯。
師從川村清雄,又承淺井忠教導,
年輕一輩結識了三宅克己、小山正太郎等名家,
然奠定他正統水彩畫風格的,
卻是因緣際會熟識的英國畫家伊斯特。漸循著歷史脈絡,日本強勢向外侵略,
石川陸續參加八國聯軍、日俄戰爭被派往中國,
曾受腳傷、擔任翻譯官,足踏東北各省縣,
也抓緊時間完成了多幅作品,
積極曝光並入選文展等官方大賞的肯定。

由於石川出色的英語外交能力,
他被迫離開家鄉,
隨台灣總督府過渡南島。
在先後停留的兩段日子裡,
漸進式從在臺日人,普級到台灣學生,
發揚著自身對藝術的熱情與追求;
並且催動日本與台灣的連結,
邀請知名畫家來台旅行寫生、展覽,
把島嶼溫潤明麗的風情流傳回日本。

昔人說事 | 氤氳之島的藝術遣使 – 石川欽一郎

隨著滿清皇朝的凋零,
帝國主義在這塊土地上插旌樹旗;
甲午戰敗,一張薄紙的代價,
台灣與澎湖被切割出去將近半世紀。
隨後八國聯軍橫掃中原遍野,
被隔離在孤島的棄民們慌恐無援,
從起初的群情激憤,漸漸被消磨得氣若游絲。
台灣作為日本第一個殖民地,
也著實讓統治者傷透腦筋。

紛紛亂亂過渡了幾多歲月,
年輕的陸軍參謀總部通譯官-石川欽一郎,
第一次踏足南國島嶼,懷著不安,
直到站在這片土地後,隨其豁然開朗,
感嘆道:「傳言是地獄,見了卻驚為天堂,
這就是我對台灣的第一印象,形與色都很優美的島嶼,令人欣喜。」
如此一秒地獄變天堂的驚喜感,
冥冥之中繫起石川與台灣日後緊密的情誼。

起初他負責為總督府製圖,
親隨台灣總督深入中央山脈,探尋生番,
描繪大幅水彩作品,捕捉原住民奇景,
後來被攜回日本,獻呈明治天皇,並對此讚許有佳。
他又兼任臺北國語學校美術老師,邊辦畫展,
其個性溫和有禮,衣裝整潔,儼然一位仕紳君子,
不像俗常的日本軍閥,態度高傲、言語粗暴。
他習慣帶學生到自然風景中取材、寫生,
空暇閒餘,自組藝文沙龍“番茶會”,
聚集在臺日人學者與藝術家,一同喝咖啡,聊南北,
並引導台北上層政治圈,推廣藝文活動。

1916年暫離台灣,遊覽歐洲各國,
沿途不忘畫筆,勤於寫生,
返回日本準備開辦旅歐作品展。
不料1923年一場關東大地震粉碎了家園,
也將他的繼母帶離人世;
如此低迷的境況中,讓石川念想起南國熱情溫暖的風,
於是接受擔任臺北師範美術老師一職。

此回石川更是積極籌組畫會,廣收學徒,
鼓勵台灣畫家要融入地方特色,
詮釋對土地的關心,才能表現最真的美;
而對經濟狀況不佳的學子,則介紹給實業家以獲得贊助。
同時自己也在《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時報》等介紹水彩,
引起大眾興趣,也提升了藝術欣賞的能力。
八年算來不長不短的時間,猶如總統連任兩屆,
石川憑著自身對藝術的熱情與專業,
拉拔當時僅屬於殖民地階級的台灣,
此種正向的擴展影響後續很深,
並實質性帶領台灣涉入西洋美術的世界。

觀之釋疑 | 明代 銅 釋法觀音造像

歷史背景

藏傳佛教造像藝術史上,成就最高當推明朝宮廷造像,當時主要集中在永樂、宣德時期,故通稱為“永宣宮廷造像”或“永宣造像”。其出自宮中“御用監”下轄的 “佛作”具體製作完成。據史料記載,明朝推崇藏傳佛教,為避免一派獨大,採取“眾封多建”的手法,這使得朝廷中央與西藏各地各教取得更廣泛的聯繫。施政重 心為宗教籠絡政策,對西藏上層僧侶廣行封賞,幾乎來者不拒,而作為賞賜禮物的宮廷造像便十分重要,它在明朝中央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間扮演極為重要的產物。

cd57ae87-9867-4c34-84ee-be970a1fe4c6
明代 銅 釋法觀音 款錢塘陳氏

觀音造像工法嚴實謹練,刻鑄精緻細膩;表皮色呈深褐中微透棗紅、青綠等色調,或上或下層疊,為銅皮歷久歲月,自然氧化所致。其柔髮束高髻,頭戴五葉花冠, 耳璫大而長垂,眉間點白毫,細眉秀目,面龐圓潤寬腴;巾繒於兩側翻卷呈U字形,而胸前、後腰飾掛網狀纓絡串亦繫結成U字。姿態挺拔豐健,腰身收束,著肩搭 帔帛,下披綢裙,衣褶流襬順遂;雙手各施期剋印與禪定印,配臂釧,結全跏趺坐於束腰仰覆式蓮台上,其朵瓣雙層膨飽,弧鼓而立體,上短下長,周身圈飾細密連 珠紋,此為明代獨有風格。全制式樣華麗,工巧絕倫,營造端莊寧秀之形象;通觀比例勻稱協美,時代沉雋風格別具。另於背側後方台座邊條,鐫刻有”錢塘陳氏彥清造”字樣。

四大價值

1 歷史價值

其造像形制完美、工精繁縟,具有典型皇家藝術氣派,有些還有明顯官造記,見證了漢藏民族間密切的文化藝術交流。

2 藝術價值

a.體現了極高的藝術水平,由宮廷御用工匠塑造,細節入微、風格純熟,氣韻生動傳神。
b.藝術風格的創新,於藏式風格基礎上,融入漢地傳統審美情趣和表現手法,學術界稱為“漢藏風格” 或“北京風格”,於藝術史上具有一定影響地位。

3 科學價值

有別於傳統的翻砂法,使用失蠟法鑄造,工藝細膩複雜,涉及冶煉、塑模、制範、鑄造、打磨、鍍金、裝藏等程序。特別是銅材的使用,皆用黃銅, 其為銅鋅合金,質地細密明亮,耐腐性高,在當時有非常先進的意義,因此國外著作將明朝稱為“第二次銅器革命時代”或“銅器的文藝復興期”。

4 宗教價值
造像帶有豐富深邃的宗教意涵,代表藏傳佛教不同的思想理念與精神追求,為研究其教派思想發展和神像崇拜的方面十分重要。

聖域 | 六國五香

橫亙地球的赤道之下,
通天烈燄當頭、豐雨富饒,
正是適合沉香生長的理想樂園。

我們依循古籍的記載,
聽聞六國五香一說,
以地域性作分類可得所謂六國:
ㄧ、伽羅(越南)
二、羅國(泰國)
三、真那加(麻六甲海峽周遭)
四、真南蠻(馬來西亞西部)
五、寸聞多羅(印度)
六、佐曾羅(印度東部)

而東南亞各產區亦可劃分為惠安、星洲兩大系,
他們所屬位置有別,
於外型、香氣、用途等等皆有懸殊,
但美醜好壞應人而異,
選擇自己最適合、最有共鳴的才是重要。

xae13 (5)

展品 | 早期越南熟結沉香

以氣味特徵區別可得所謂五香:

一、辛味,入鼻入舌帶有小小嗆辣,似椒麻入火般辛香,
初嘗也許突兀,然過後不蜇人,反帶沁冽,
在奇楠的辛涼中最可體會。

二、甘味,甜滑芳醇,較強烈的甘美如稠蜜,
若花間春釀;果內瓊漿,
屬於最普遍的沉香息氣。

三、酸味,彷彿梅肉甜中帶酸,含蓄微妙,
不是扮演主角,然於變化中不可或缺,
屬惠安系的沉香中較常感受到。

四、苦味,自古吃苦莫黃蓮,其苦中含補最為珍貴,
隨著過火慢煎的熱散,通體心神越顯性靈透澈,
溫厚藥香溢滿胸脾。

五、鹹味,像是炙燒海鹽、苔藻的香噴;
又像汪洋撲面而來,挾帶幾縷腥鹹,
清新純透中不失細緻芬芳。

首香 | 尋氛探蜜

自古中國四大奇香-“沉檀龍麝”,
檀香為天然植物木料,
龍涎香為抹香鯨科動物的腸內分泌物乾燥品,
麝香為雄性麝科動物腺體之乾燥分泌物,
而沉香又是如何呢?
位於東南亞的熱帶雨林,
是生物密度與多樣性最高的地方,
終年潮濕氤氳,
朦朧著一層薄紗,
為在此生成的野生沉香融入更多神秘的魅力。

a234rwd44095b-0cb4-44e6-864a-d57e1d580879

由橄欖、樟樹、瑞香和大戟四科別的木本植物,
偶然遭遇勁風吹折、落雷劈斬,
或蟲攻蟻咬等外力創傷後,
隨著真菌寄生入侵,
產生酶的化學變化,
樹木本能啟動自我保護,
分泌出蜜色油脂,
歷經長時間歲月的累積與沉澱,
幻化成所謂的沉香。
如此的機緣巧妙,
簡直像是因禍得福的意外之寶。
因應著結香的位置與外型,
多變的型態臻巧奇詭,
卻也玲瓏有緻。
板頭沉片狀如蕈;
殼子香稜尖似角,
天然的蟲漏有著太湖石透瘦之姿,
越看越顯饒趣。

說香道事 | 沉香之始

沉澱人心的不凡之香,
每每點燃,
縈繞迴樑。
其氛圍之美;
意境之雅,
如同明代-張宇初的《夏景》-
深院棋聲月正長,博山添火試沉香。
道人鞭起龍行雨,帶得東潭水氣涼。
尚古春秋始發跡,
歷來高位“沉檀龍麝"四香之首,
專寵於皇宮貴族與名伶雅士之間,
飄邈於帝王榻;
撩散於文房案,
自有其說不清道不明的魅力。
橫置Ggo05 (5)
展品 | 早期越南熟結沉香
遙想當年張騫出使西域,
踏黃沙闢絲路,
帶回關中各式珍寶,
也捎來了這妙韻無窮的異香。
而後常伴禮佛、祭祀,
於宋代搭著文清雅逸之風,
點香、品茶、插花、掛畫蔚為四般雅事,
深深滲透中華民族悠遠龐大的歷史脈絡中,
時不時隱隱浮動。
又因其可泡茶入酒,
遂輕易攻佔了飲食文化層面,
簡直潛移默化、
無孔不入。
俗話說“一寸沉香一寸金”,
即可知曉它的可貴,
然比起明晃晃的白金粗銀,
大辣辣的直接,
沉香反而是隱僻的、
內涵的至高價值。
就像它的生成、幻化,
緩慢孕育,
靜靜沉睡於天地間,
芬芳醇熟,
只等機緣巧遇來擷取。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
試以其沉水與含油量為之區別,
可分作三等:
沉香-入水即沉。
棧香-半浮沉。
黃熟香-浮於水面。
如此融匯了先賢的經驗與耕耘,
為我們在歷史更迭中留下永存的智慧。